用行动来支持孩子的商业想法
现在的家庭不像以前那样好几个孩子,只顾着孩子温饱就行了,更多的都是以孩子为中心,让他们过得舒舒服服,管好学习,所以假期给孩子报班补课、学特长,大把大把往孩子身上砸钱。
但我看了一个视频,有这样一个孩子,他的暑假,做着一件能为家里赚钱的事儿。主人公是一个11岁的男孩。名叫戚宇轩,别看才11岁,他已经连续3年暑假在外面摆地摊了,还带着同学一起体验生活,他说去年自己卖水,今年进了一些孩子爱玩的小玩具,一天的利润在15元左右,虽然不多,但他看起来还挺开心。
记得之前有个宝妈说她问孩子的梦想是什么,孩子说我想开个小超市,这样就有吃不完的零食。而这个宝妈却觉得孩子的梦想没出息。
然而有另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,她的孩子也说了类似的梦想,说自己想要卖冰棍,这样就有吃不完的冰棍了。可这位母亲竟然答应帮孩子实现,于是就批发了一些雪糕,推着家里的冰柜带孩子去街上接电摆地摊卖冰棍,她告诉孩子:“如果你只看到了眼前的这一箱雪糕,那你只能吃一箱雪糕,但是为什么不让雪糕生雪糕呢?”
孩子问怎么做,妈妈就告诉她:“我们可以把这些雪糕卖出去,这样就可以用赚来的钱去买新的雪糕,但如果你把雪糕吃完了,就卖不了了,赚不到钱就不能再买雪糕了。而且赚到的这些钱也不只限于买雪糕,你还能买你自己想买的。”孩子一听,立马有了动力,于是开始吆喝,最开始很小声,但发现没人注意,后来逐渐放大声音,卖出去第一个雪糕之后,孩子就有了信心,结果往后的几年,每到暑假就会想要做些小生意卖点东西,因为赚到的零花钱,她可以用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就这样,每年暑假摆地摊,就成了孩子假期的传统。
我不是在号召爸爸妈妈们让孩子去摆地摊,而是告诉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不用那么死板,而是应该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,可能他有比学习更擅长的事儿,试着尊重孩子的想法,变换思路,你能把孩子培养的更出色。